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分会是以繁荣法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促进中法文学交流为宗旨的民间学术团体,原名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2003年7月17日经民政部重新登记(社证字第3973—4号),更名为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研究分会。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武汉大学法国语言文学系等单位在无锡举行会议,宣告成立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由罗大冈担任会长,高强任秘书长。研究会1984年在厦门大学举行了第二次年会。1987年在北京大学举行了第三次年会,决定由罗大冈和闻家驷任名誉会长,柳鸣九任会长,张英伦、叶汝琏、郑克鲁任副会长,金志平任秘书长。
1992年11月,在长沙铁道学院举办年会上,决定由吴岳添和江伙生分别代替张英伦和叶汝琏担任副会长。自2002年起,由柳鸣九任名誉会长,吴岳添任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郑克鲁、北京大学罗芃,南京大学许钧、武汉大学罗国祥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真华任副会长,外文所谭立德任秘书长,余中先和史忠义任副秘书长。
本会拥有许渊冲、桂裕芳、罗新璋、李玉民、沈志明、施康强等许多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学者教授,同时不断吸收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现在本会的理事和会员已经遍布全国法国文学研究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是国内最有学术活力、最有学术影响的社团之一。
本会同人在繁荣我国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完成的大型工程有《法国文学史》(3卷本)、《巴尔扎克全集》(30卷)、《傅雷译文集》(15卷)、《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70卷)、《法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10种)、《追忆逝水年华》(7卷)、《雨果文集》(20卷本,河北教育出版社)和《雨果文集》(10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萨特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7卷本)、《加缪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4卷本)、《纪德文集》(5卷本,花城出版社)和《纪德文集》(3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莫泊桑小说全集》(10卷)、《杜拉斯文集》(15卷)以及《法国文学广角文丛》(9种)等,单本的著作和译著更是不计其数。在历届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评奖中,本会同人所获奖项在各文种获奖总数中名列榜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会先后在长沙(1992)、西安(1994)、广州(1996)、井冈山(1998)、厦门(2000)、南宁(2002)、兰州(2004)、乌鲁木齐(2006)、昆明(2008)、武汉(2010)、湛江(2012)、绍兴(2014)等城市,与相关院校联合举办了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会议。2015年11月7日至8日,刚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了“法国文学翻译座谈会”。这些学术活动对于促进学界同人的工作和交流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在老一辈学者的辉煌业绩奠定的基础之上,依靠广大中青年学者的支持和努力,法国文学分会的的队伍一定会不断壮大,我国的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业必将更加繁荣。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分会
会长 吴岳添
2015年11月12日
“法国文学研究分会”2019年年会综述
“法国文学研究分会”2019年年会于10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法国文学研究分会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百余位法国文学研究者和特邀嘉宾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共举行了9场主题报告和51场分论坛发言,学者们围绕以下六个具体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历史、文化、审美意义”;“法国经典文学中的(后)现代性因素”;“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分析与阐释”;“法国(后)现代文论研究”;“法国当代文学动向和发展趋势”;“法国现当代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当下文学批评绕不开的热点问题。纵观本次大会,学者们无不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首先,从宏观层面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究竟为何”进行界定,是一件尤为必要却也困难重重的工作。令人欣喜的是,本次大会的三位主题报告者先后针对该问题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发言,为概念的界定理清思路。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忠义研究员的《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补充思考》,则针对“是否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社会现象、思想、美学学说的界定”这两个问题作出阐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波教授题为《“现代性”的诸种概念》的发言中,对现代性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作出梳理,并提出“后现代性或许应被看作是现代性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的主张。国际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会长、巴黎第三大学Jean Bessière教授进一步将“后现代性”概念归入到当代法国文学的批评理论中。
其次,从主题报告到分论坛发言,均有学者从中观层面针对法国现当代文学中出现的流派思潮进行梳理与探讨。主题报告中,北京外国语大学车琳教授关注到的是《自我虚构——一种后现代的自我书写方式》,广西民族大学杨令飞教授则探讨了《自由主义:后现代文论和美学的合理性依据》。此外,在分论坛发言中,多名学者们围绕着后现代语言观、法国新小说、新世纪科幻作品、后记忆文学、后现代戏剧等法国文学流派与思潮问题展开研讨。
再次,更多的学者着手从微观层面上对单个的作家作品和理论批评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主题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晖研究员从“创造者与批评家、审美人与解剖家、浪漫人与古典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圣伯夫作为“反现代派”的“现代”真谛。四川外国语大学青年学者胡博乔详细分析了波德莱尔诗学中的沉醉体验。中国人民大学刘海清教授探讨了普鲁斯特小说建构与视觉艺术的融合问题。武汉大学张亘教授以比较的方法,将波德莱尔与普鲁斯特串联起来,共同指向了资本主义时代的诗学特征。分论坛发言中,对个体作家作品和理论批评的探讨体量与内容也是精彩纷呈。被深入讨论的理论家涉及到马舍雷与朗西埃。个体研究从时间跨度上涵盖了从经典到当代的重要作家作品。
最后,中法两地经典作品的译介与接受问题亦成为本次大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不仅涉及法国作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如纪德、吉奥诺、帕特里克·拉佩尔),还关注中法之间的跨文化互动(如对北京中法大学校刊的研究、孔德“实证”主张对蔡元培的影响、瓦莱里和波德莱尔对梁宗岱诗学的影响、象征主义对少数民族诗人阿库乌雾的影响等等)。
总之,本次大会针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中的诸多困境进行了钻探切磋,不仅对经典的法国文学研究问题进行了再次审查与厘定,而且通过与会学者们思想的交流碰撞,进一步呈现了法国文学研究的新视点。
此外,法国文学研究分会理事会增选苏州大学段慧敏教授为常务理事,西安外国语大学宋敏生副教授为理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沈绍芸)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