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说不尽的歌德:纪念歌德逝世1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来源: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图片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德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为纪念歌德逝世190周年,2022924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德语文学分会举办了说不尽的歌德:纪念歌德逝世190周年学术研讨会。受疫情影响,此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形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师生参与了此次会议。 

图片 

研讨会于924日上午九时正式开始。上午的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徐畅研究员主持。德语文学分会会长李永平研究员在开幕致辞中首先解释了本次研讨会主题——“说不尽的歌德的由来,指出可以携带自身和时代的经验不断去阅读经典,并进行新的阐释。

图片

徐畅(主持人)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开幕致辞之后,主持人播放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录制的歌德诗朗诵视频。首都师范大学德语系硕士生蒋雨峰、马静涵分别朗诵《普罗米修斯》《二裂银杏叶》,外教Benjamin van Well朗诵《魔法师的学徒》。

接下来的主旨报告环节共有九位学者进行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李永平研究员分析了歌德本人发生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歌德如何看待。歌德从狂飙突进转向魏玛古典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斯宾诺莎思想的影响,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德认为人应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学会节制(Entsagung)、遵守界限。报告还谈及歌德晚年对Dämon)和魔性das Dämonische)两个概念的区分。

图片

李永平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

北京大学谷裕教授通过分析《浮士德》海伦剧中展现的古希腊异教习俗与中世纪日耳曼-基督教文明的强烈反差,指出古希腊的美、个体人格和生命,唯有在基督教文明庇护下,方得以免遭毁灭的命运,也唯有在基督教-人文主义框架中,其价值方得到认可和尊重。报告还论述了人文主义体用之分这一命题,即以古典知识和艺术形式为用,以日耳曼-基督教文明为体。

图片

谷裕 北京大学教授

四川外国语大学冯亚琳教授借助符号学的基础概念对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进行透视,梳理小说貌似松散的文本结构和繁杂的内容,探析隐藏于小说中的符号自涉和互指对小说文本的建构功能,挖掘老年歌德充满智慧的能指与所指游戏背后的美学旨趣及文化内涵。

图片

冯亚琳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副教授胡蔚博士对歌德晚年的组诗《上帝和世界》进行考察,探讨歌德在人生圆融时期(Epoche der Vollendung)对于能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ns)的总结性思考,试图论证歌德晚年的自然观并非等同于泛神论,而是一种兼容多种自然观念来源的自然神论。

图片

胡蔚 北京大学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姜雪博士通过梳理本雅明对歌德《亲和力》的批评实践,阐明本雅明如何通过批判其敌手贡多尔夫的传记式批评,构建自己的哲学批评,又如何从哲学批评的立场出发,追问《亲和力》的实在内涵和真理内涵。

图片

姜雪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

下午的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晖博士主持。

图片

张晖(主持人)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

同济大学吴建广教授在时序-节气文明视域中论述歌德的组诗《中德春秋与昼夜之时序》,并指出该组诗是歌德对中华文明长期追踪和自主研究的最终诗学成果。歌德在存在论意义上将生命的终极涵义安放在时序-节气的文明之中,由此扬弃欧洲近代以来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纠缠不清的二元主义。报告指出,歌德属于欧洲极少数的文化精英,能从独神论、诸神论经泛神论和自然神论,最终抵达中华文明之常道,但这一奇迹般的心路历程在以往的接受与研究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德时序》以其形态精美的图像语言润物无声地展现对自然的直观与研究,使歌德的思与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成为德语文学中思与诗完美合一的经典范文,也是中德思想与文学交流史上的卓越文本。

图片

吴建广 同济大学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莫光华教授对《浮士德》里表现的多重世界图像进行解析,即诗人歌德的精神世界、文学与艺术的世界、历史与现实的世界、神与魔的世界、自然世界以及剧中人物和角色各自的世界。报告指出,作为一个既宏大又具体而微、既迷人又神秘的魔方样六维世界图像之有机组合,《浮士德》不仅是歌德在精神和诗艺上的自我实现与最终完成,也是其世界文学构想的一次成功演绎,更是一部穿越西方上下两千年历史和文化时空的魔幻剧、爱的悲喜剧、宗教剧和教育剧,同时亦可谓为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

图片

莫光华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谭渊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歌德于1827年从《百美新咏》英译本转译的四首中国诗。在第四首《开元》中,歌德塑造了一位凭借艺术才华突破宫闱束缚、为自己争取到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尤其在续写的段落中,歌德不仅从魏玛宫廷的氛围出发,设计了宫女开元与唐玄宗的对话,而且强调了中国女诗人群体的存在,建构了一个与诗歌紧密相连的东方世界形象,也体现了他对世界文学理念的追求。

图片

谭渊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稚梓博士考察托马斯·曼对其小说《威尼斯之死》的诠释,发现曼氏多次从文本层面把《威尼斯之死》和歌德的人格及作品联系在一起。然而,经研究考证,歌德的影响在《威尼斯之死》的文本中体现得并不明显,曼氏的这类诠释反映出其在撰写《威尼斯之死》时的思想变化:作家决心与影响自己早年创作至深的瓦格纳式艺术作别,转向歌德人格和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报告指出,一战结束后,曼氏在《歌德:市民时代之代表》等散文中将歌德提高到德意志民族和他个人神话的高度,其源头就在于他对《威尼斯之死》的诠释。

图片

杨稚梓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

主旨报告之后是三人谈环节,谈话嘉宾为李永平研究员、黄燎宇教授和杨稚梓博士,主题为歌德、托马斯·曼、马丁·瓦尔泽       北京大学黄燎宇教授指出从文学家德国人两个角度谈三位作家的可比性:首先,三人都是德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君主Dichterfürst),享有崇高的文学地位,其次,三人作为德国人都对祖国表现出政治关怀。黄教授同时谈及在德国经历20世纪两次大战危机后歌德扮演的政治救星作用,托马斯·曼和马丁·瓦尔泽对歌德的关系变化、文学呼应以及对歌德本人的文学加工;杨稚梓博士就文学君主一词进行补充,谈到托马斯·曼对这一词的尤为重视,并结合曼氏自传性小说《陛下》和演讲《德意志共和国》,解释了曼氏当时的文化精英统治的民主观念;李永平研究员谈及歌德与拿破仑的关系、曼氏对德国文化的反思,并指出三人的共同点还在于强调反讽(Ironie)的精神态度。       黄燎宇教授接着谈到三人出身的不同:歌德和托马斯·曼出身优越,马丁·瓦尔泽出身普通,但后来实现身份转变;李永平研究员谈及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和《魔山》中主人公汉斯发生的精神转向,并指出在研究德国文学时,市民性(Bürgerlichkeit)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李永平研究员随后谈到歌德和席勒二人的性格差异、托马斯·曼从席勒到歌德的认同转变。

图片

黄燎宇 北京大学教授 

图片

三人谈

在之后的问答环节中,多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师生向与会嘉宾积极提问,问答涉及《浮士德》第二部的翻译、歌德研究史、歌德与托马斯·曼的市民性、中华文明对歌德的提升、歌德的世界文学概念、魔性概念在歌德作品中的多面复杂性、歌德的民族文学的特点等。闭幕式环节,李永平会长对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表示认可,肯定了此次会议对歌德研究和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勉励我国的德语文学研究者继续共同努力深入德语文学研究,最后宣布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人:唐小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凌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