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盛宁研究员谈“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影响”问题

作者:叶丽贤 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20181211日,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盛宁研究员受英美室英语文学重点学科项目组邀请,在外文所大会议室发表了题为“‘文化自信’‘软实力’‘话语权’——如何坐实‘文化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刍议”的报告。

盛宁的讲座主要围绕《现代语言季刊》2018年第三期美国学者J. 希利斯•米勒对三位中国学者发表在同期杂志上的论文的点评展开。这三位学者试图通过展示中国形式的文学理论以及批判西方价值来提升中国学术在海外的影响力。盛宁从米勒的质疑出发,指出这些论文既没有界定何为“西方价值”,也没有阐明中国文论的独特性,既没有理解好解构主义思想和存在主义哲学,也没有讲清楚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论文作者只是一味玩弄概念,重复文辞,其实并无助于文化宣传和学术交流。

盛宁提醒听众注意“在场”和“影响”的区别:“在场”并不意味着能被异己者理解,只有被异己者思考、认识、接受和转化,只有在异文化中找到对应的存在,才意味着真正“影响”的产生;“影响”涉及双方的互动,必须建立在价值观念的共度性或通约性之上。盛宁认为把“在场”当作“影响”这样的错误如今在宣传和学术领域频频可见。对“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构塑自己的学术话语”的过度强调就是这种错误认识在文化宣传和学术交流领域的具体体现。《现代语言季刊》上三位中国学者的论文遭到美国学者严重质疑这个案例说明自说自话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应当引以为鉴。盛宁研究员的讲座将有助于中国的文化研究者思考如何在国际交流中有效地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和推广文化影响力。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