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高峰枫教授在外文所作学术讲座

作者:孙婷婷 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讲座现场(一) 

讲座现场(二)  

讲座现场(三)

讲座现场(四)

突破神话学、文献学和文学等传统人文学科的视角,让古典神话和《圣经》的阐释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生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20181113日,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组和东方文学研究室的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高峰枫教授在以“从大西岛到《出埃及记》——火山与神话”为题的精彩讲座中,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入的介绍与分析。 

高老师首先讲到大西岛(Atlantis)的出处:最早见于柏拉图的《蒂迈乌篇》和《克里提亚斯篇》两篇对话。在《蒂迈乌篇》中,埃及祭司向梭伦讲述“九千年前”海洋帝国大西岛一夜之间的倾覆《克里提亚斯篇》则又提到该岛的许多细节。柏拉图之后,西方学者就大西岛的存在是历史还是虚构的问题进行了长期论辩。一方认为,这是柏拉图的政治寓言。另一方则视之为有历史依据的故事,并着手寻找消失的大洲和文明。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就有人认为大西岛乃是美洲;17世纪有瑞典学者曾主张大西岛就在瑞典。进入20世纪,大西岛的“定位”重返古希腊文明圈,英国考古学家K.T.Frost认为大西岛就是克里特岛的米诺斯文明,埃及人误将西北的克里特岛认作了世界西极的大西岛。而有几位希腊考古学家提出,圣托里尼火山(锡拉火山)的爆发,或许是米诺斯文明衰亡的直接原因。这种解释在20世纪60-70年代非常流行,出现多种著作为火山理论提供佐证。 

60-70年代“大西岛热”的副产品,是将锡拉火山与《圣经》也联系在了一起。一些学者认为,火山影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不仅毁灭了米诺斯文明,而且影响到埃及。6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出埃及记》里的记述可能与锡拉火山相关。这种理论与此前从科学角度解释《出埃及记》中“十灾”的研究,都采用了相同的思路,都是从气象学或地质学出发,将圣经中的“神迹”归因于自然力,而不必诉诸超自然的力量。 

据此,高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批评:一方面,用科学解释《圣经》,延续了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开启的以理性(自然主义的)的方式来理解超自然事件的传统;另一方面,《圣经》中令人难以索解的事件,如今被赋予了极度世俗化和科学化的解释,对于很多学者而言,又反而证明了《圣经》中所记载的是真实无妄的事实。这样一种植根于“硬科学”的《圣经》研究,究竟是破坏和消解了《圣经》的神圣性,还是维护了圣经的可信性? 

高老师进一步指出,认为圣经记述了真实历史事件的学者,对传统圣经学长期纠结的一些问题不够重视。他们一旦讨论到具体细节,就自动地把《圣经》的文字看作对自然事件的直接描写和对人类经验的忠实记录,不太考虑《圣经》经历了复杂漫长的编撰过程,也不太考虑文本自身的修辞和文学性。而那些植根于《圣经》文本研究的学者,虽没有能力开掘科学的解释,但他们对于《圣经》文本的演变过程和构成要素会有更加复杂的看法,也绝不会将纸上的字词直接认作是对现实的呈现。 

高教授精彩的讲座让听众豁然发现:一座火山连接了两个文化圈的神话,讨论环节的气氛自然是热烈非常。外文所的郑国栋、周颖、李川等人先后发言或提问,对高老师的研究成果予以肯定和补充,并针对“论证材料的收集如何可信”以及“在科学认识论和文献价值论之间,要兼顾平衡还是要选择站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