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袁鹤翔教授谈从中世纪早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

作者:叶丽贤 来源:中国社科院外文所

20181110日,台湾东吴大学英文学系客座教授、国际知名英国文学专家袁鹤翔先生受中国社科院外文所英美室英语文学重点学科项目组邀请,在外文所小会议室发表了题为“‘雅努斯’的前盼后顾:从中世纪早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的报告。     

袁鹤翔先生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入手,从思想传承的角度来解析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承前启后的性质。袁先生指出,《乌托邦》重在构建理想社会的形态,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重在塑造现代意义上的人;两位作者都借用了传统思想资源来描画他们对未来社会构架和人格的想象,但他们的作品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乌托邦》主要以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为依托,尽管“乌托邦”在婚姻、财富和教育观念诸多方面不同于“理想国”,但它的思想主体依然是建立在旧有观念的基础之上,属于“新瓶装旧酒”。《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主人公浮士德放弃了与现实相脱节的对传统知识的追求,由智性抽象的书斋生活进入现实经验领域,体验活生生的当下生活;他对个人自由选择的坚持以及对一切后果的承担预示了后世的存在主义思想。就此而言,《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是比《乌托邦》更超前的作品,是更彻底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达。 

在论及文学与历史现实关系时,袁先生还以中世纪的《贝奥武甫》为例来说明这部史诗如何反映了原始部族的社会体制向封建君主制度的转变,如何呈现了封建社会中的权力观念以及权力结构的演变。袁先生还结合具体文本指出,《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中领主庄园的面貌其实是社会层级结构的隐喻,但这个结构在中世纪晚期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已开始显露崩毁的迹象。伴随着中世纪晚期新经济力量的崛起的,是人格的变迁,旧社会结构在遭受冲击之时,新的可能性也正向世人展开;这两点都浓缩在了16世纪莫尔和马洛的作品里。 

袁先生在报告结束后的讨论环节,还就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原创观、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莎士比亚与弥尔顿的才华异同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袁先生治学严谨扎实,博闻强识,逻辑清晰,评论文学和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和热烈回应。 

参与本场讨论的有清华大学童燕萍教授和曹莉教授,社科院外文所刘雪岚、萧莎、周颖、乔修峰、叶丽贤等研究人员。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