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美国汉学的转型:从传教士到留学生

作者:孙婷婷 来源:

20161129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钧教授在外文所会议室做了题为“美国汉学的转型:从传教士到留学生”的学术报告。钟志清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来自学术史组和其他创新工程组的3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报告会。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日益巨大。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顾钧教授的报告聚焦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展和转型。

顾钧教授首先介绍了传教士汉学的发展。从1830年裨治文 (E. C. Bridgman)来华,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派出了上千名传教士到中国工作,他们从学习汉语,编写教材开始,慢慢开始了对中国的研究。顾钧教授详细介绍了19世纪最重要的传教士汉学家卫三畏(S. W. Williams)的生平著述,重点分析了他的代表作《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卫三畏后来于1877年成为美国耶鲁大学第一位(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汉学教授,对此顾钧教授从学术环境、学术资源、外校竞争等发面做了深入的分析。

1920年代后,美国汉学的主导权从传教士转移到专业学者手中。顾钧教授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这一转变过程。1930年代美国派出30多名留学生到北京留学,这些人后来均成为美国专业汉学的开创者。顾钧教授以其中两位代表性学者卜德(Derk Bodde)、费正清(John K. Fairbank)为例,从学术背景、治学方法等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专业汉学的起源。

报告结束后,顾钧教授就美国汉学史和学术史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回答了大家的问题。顾钧教授的报告和回答富有启发性,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兴趣,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精彩的报告。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