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文学研究

朗诵 |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选段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8.28-1832.3.22)在狂飙突进时代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首版于1774年。该作是歌德的成名之作,也是其所有作品中被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部作品。小说以书信体形式描绘了主人公维特对当时德国社会的基本态度。维特是一个进步青年,他爱上了已经订婚的绿蒂。在事业上爱情上的受挫和与社会的格格不入,让维特最终选择了自杀。作品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感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诉求。


   《少年维特的烦恼》在出版后迅速引起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形成了“维特热”。作品改变了德国文学落后于其他欧洲国家的局面,成为第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德国文学作品。



《少年维特的烦恼》初版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生于1749年8月28日,卒于1832年3月22日,是一位在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出生的思想家、文学家及科学家。他被誉为魏玛古典文学的典范,同时也是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璀璨巨星。1773年,歌德凭借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崭露头角。1774年,其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更是让他声名鹊起。1776年起,他在魏玛公国担任公职的同时也进行文学创作,笔耕不辍,写作了多部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1831年,歌德完成了他的传世之作《浮士德》,并于次年于魏玛逝世。


歌德一生创作颇丰,涉猎广泛,不仅在文学领域上有所成就,而且在美学领域中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美学理念主要体现在自传《诗与真》《箴言与回忆》以及他与秘书爱克尔曼的对话录中。在哲学思想方面,歌德自谦缺乏“哲学细胞”,更倾向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和法国的启蒙哲学思想。他坚信,自然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提出了“演化论”。他倾向泛神论的视角,认为自然中蕴含着神性,而这一观点主要受斯宾诺莎的影响。歌德反对当时流行的牛顿机械论自然观和“分析法”,提倡有机的自然观和“综合法”。他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不否认理性认识的必要性。他认为只有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结合,才能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纱。






小说选段

左右滑动查看中德文本



文本简析

在《少年维特的烦恼》7月16日的日记中,维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与绿蒂共度的那个难忘夜晚。这段日记不仅是维特情感世界的直接流露,更深层地反映了小说的主题——青春的困惑与爱情的无奈。


维特在日记中表达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满足,他与绿蒂在月光下的花园中漫步、交谈,甚至共舞,这些简单的互动在维特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澜。这种幸福感源于他对绿蒂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青春时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这种幸福并不纯粹,它夹杂着维特对未来的忧虑与担忧。维特深知绿蒂已有未婚夫,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无法圆满的悲剧。这种对现实的认知使得他在享受当下的同时,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维特的无力感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尤为突出。他意识到自己无法抗拒绿蒂的魅力,尽管理智告诉他这段关系没有未来,但他的心却不受控制地沉溺其中。这种无力感不仅揭示了维特性格中的脆弱,也反映了年轻人在面对爱情和现实冲突时的普遍困境。


尽管内心充满忧虑,维特在日记中仍表现出对这段时光的感恩与珍惜。他深知这样的夜晚不可多得,因此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每一刻相处的珍视。这种珍惜不仅是对绿蒂的情感表达,也是对青春时光的一种挽留。维特的态度反映了小说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不可再得的深刻主题。


总的来说,7月16日的日记不仅是维特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对小说主题的深刻剖析。它展现了青春时期的美好与痛苦,爱情中的甜蜜与无奈,以及人生旅途中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通过维特的日记,歌德向读者传达了青春的脆弱与爱情的复杂性,以及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人们如何去感受、去珍惜、去成长。



《少年维特的烦恼》插图


朗诵者简介

闫美旭,华北电力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