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并非因为爱是
微不足道的话题,
而是该袒露的
本应是生活的无眠,
而不是虚妄幻想中攫取的
只言片语。
龚若晴译
今天,
当我的心
与被视作低级的笨拙激情
都未曾预料之时,
你唤醒了我
为你写诗的欲望。
无疑,是情诗,
因为我想用文字打包起
亲吻、精选的爱抚,
紧急寄件给你,
要求收信回执。
然而,我的爱,
午后突如其来的爱意,
在这冰凉的九月
——我的生活无助驶入的九月——
开始满溢,
我愧于写下太多文字,
在太多诗里袒露心迹,
尤其是爱意。
并非因为爱是
微不足道的话题,
而是该袒露的
本应是生活的无眠,
而不是虚妄幻想中攫取的
只言片语。
于是,你会明白,
今天我无法
用仿似昨日的诗行
为你歌唱,
那些词语已厌倦了反复想象你,
在无数躁动的夜里
模糊地看你。
今天我宁愿对着一页白纸,
像年轻人对着初恋。
就让这首诗成为一个起点,
一个不归之处,这里汇聚着
所有可能的诗,
我曾不知节制地写下的诗,:
我希望不必写给你的诗,
忘记那些逃离时间的诗行
——今日风中的纸牌,昨日徒劳的堡垒——
那里是最薄弱的一环,
永远永远残酷地坚守,
它原来是心。
孩子,在栏杆边,
着迷地凝望水井的黑,
它的浊水,
另一侧阴暗的倒影里
据说住着可怕的溺水者。
岸边,
男孩被清澈的水流
与奇异的倒影蛊惑:
劳拉,伊莎贝尔,贝雅特丽齐,海伦,奥菲利娅*……
乘着金舟盛装降临。
这个写作的人
在雨天下午最后的水坑里
寻找答案,
只找到泥泞,流沙,
威吓的、浑浊的死水,
一如那口井中的死水,
淹没他童年的梦。
*此处几个名字在文学史上都有所对应。劳拉、伊莎贝尔和贝雅特丽齐分别是彼得拉克(1304—1374)、加尔西拉索(?—1536)和但丁(1265—1321)作品中受到歌颂和爱慕的女性,海伦是希腊神话中“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奥菲利娅是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的角色。
那里,你会看到完整的历史,
一个灵魂,让你深感美好,
是对已知之物的谨慎信任,
对未知之物的无畏敬意,
看着可怜的逝者被这般对待,
他们不过是无力的记忆。
——路易斯·塞尔努达*
我听见风
擦过白桦和枫树,
这夜漆黑,荒凉,
远离故土的不眠之夜。
又下雪了,明天还会下雪。
总有雪沉睡在
春天死去的另一些雪上,
在另一个世界的春天。
风卷来过去的声音,
忧郁的声音,
我没像昨日一样听见。
然而淹没我的是肉桂条的甜味
和枫木的清香。
在护卫我窗口的杨树下
是雪,是的,还有回忆,
回忆是生者的无眠:
坟墓的传说
从我的家向悬崖蔓延。
明天,当夜晚离去,
不再是漆黑可怖的夜,
我会爬上冰冷宁静的坟墓间
寂静的山坡。
静止在雪下,
跨过夜晚和白日,
坟墓指示着我们是谁,
指示着我们的未来。
今夜,风躁动地靠近
我的窗口,我的无眠,我的希望,
如同命运的荒原狼
在丛林最深处等待。
但我并不畏惧。除却时间
一无所有、一无所望的人
也无所畏惧:
严冬里的炽热
在短暂的夏日,也不过是一片阴影。
今夜我预感的
值得敬重的记忆
在沉睡的雪下,
另一场永恒的雪上。
*路·塞尔努达(1902—1963),西班牙“二七年一代”诗人。引言出自诗歌《另一片墓地》。
诗的美德不在指涉,
也不在于
公正说出真意或恐惧。
若是虚妄迫使它
在任意镜盒前停下,
不甚明了的痛苦
止住徘徊的脚步,
无法前往万物指引的角落。
要知道,
诗会逃开,
它恐惧的与其是词语,
不如说是一种隐秘的重负
——无力抓住惨痛的命运。
而你,写作者,当你
为它开出破口,
让哈欠打出来,
那将是永属于你的,你的哈欠,
你的自由:
你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
声音里最真挚的东西——
是的,以你的方式
将它安放在词语里,
哪怕你会和它
一起融化在
空洞语法的哀愁里,
哪怕这无用的断口
终是徒劳。
就这样,诗耕耘它的命运,
在你之外,无你之处,
当你擦过每条透明的线,
擦过你身旁
看不见的每一个结,
诗就这样得到滋养,
在属于你但不只由你开垦的
地平线上,
在此耕种的是才智之外
悄然共享的生活里
那个完全的你。
如果你从推远巢穴的轻柔海浪中
剪下一绺,一只富余、流动的翅膀,
如果你眩惑在词语里,
要涵括时日的阴翳,
请记住你的孤独,你个人的囚笼,你的恐惧,
请看,
倚仗着无用而神奇的词语
——本该神奇,却不过是花招——
你相信可以高举一种美,
一种虚假的美,一无所得,
无关你的所爱与所求,
倚仗着多拙劣的谎言:筹谋的骗局,
你走到这一步,
构建起一首诗。
*原文La gaya ciencia在欧洲中世纪指诗歌创作所需要的能力。尼采的著作《欢悦的智慧》(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也源于此意。
作者简介
阿尔瓦罗·萨尔瓦多(Álvaro Salvador,1950— ),西班牙诗人,格拉纳达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诗集十余部,戏剧与小说数部,文学论文及评论百余篇,曾获加西亚·洛尔卡诗歌奖、美洲之家文学奖、安东尼奥·马查多诗歌奖、“二七年一代”奖等。
萨尔瓦多是西班牙当代诗歌史中“另一种感性”诗潮的代表之一。这一代诗人继承了“二七年一代”“世纪中一代”的传统,主张借助诗歌反思生活本质。本小辑选诗来自萨尔瓦多发表于1980年至2020年间的八部诗集:《果实的外皮》(Las cortezas del fruto,1980)、《哀怨集》(Tristia,1982)、《十一月的水》(El agua de noviembre,1985)、《角色状态》(La condición del personaje,1992)、《至今依然》(Ahora, todavía,2001)、《局外者之歌》(La canción del outsider,2009)、《跟我的亡灵们抽支烟》(Fumando con mis muertos,2015)、《没有出口的天空》(Un cielo sin salida,2020)。选诗由作家授权本刊发表。读者可以随诗篇感受诗人在四十年间创作的变与不变:萨尔瓦多年轻时的诗更具创作抱负和反叛精神,年长后的作品则重视与经典诗人对话,乐于庆祝日常的小小奇迹;不变的是他透过诗歌之镜对事物本质的观察,对语言本身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以及倾注诗行之中的天真与诚挚。
原载于《世界文学》2025年第4期, 策划及责任编辑:袁婧。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