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

新鲜出炉 | 《世界文学》2024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2024年第6期




本期目录




家庭的危机:当代短篇小说选




对句(八篇)


〔法国〕克·卡斯蒂永作 张可音译 / 8


闭门的家


〔西班牙〕赫·涅托作 彭梓洲译 / 32


塔季娜·塔捷捷耶夫娜


〔俄罗斯〕玛·斯捷普诺娃作 孔俐颖译 / 48


家宴


〔巴西〕马·阿基诺作 邵中天译 / 59


“聊天机器人”


〔巴西〕迪·阿尔梅达作 邵中天译 / 69


蓝光,红光(外一篇)


〔美国〕约·罗·列侬作 陈研译 / 76


成为普萝丝佩乐斯


〔尼日利亚〕奇·乌尼格微作 孟洁冰译 / 87





中篇小说



埃及邮票


〔俄罗斯〕奥·曼德尔施塔姆作 颜宽译 / 102


“谁偷走了我的外套”


——评曼德尔施塔姆小说《埃及邮票》


 颜宽 / 154





短篇小说




钓鱼往事


〔阿根廷〕安·玛·舒亚作 赵彦译 / 167





散文




与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一段文学友谊


〔墨西哥〕胡·维约罗作 颜雅培译 / 174





评论




“爱是不占有”


——析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玫瑰形象与女性自我认知


闵雪飞 / 188





诗歌




三次相见


〔俄罗斯〕弗·索洛维约夫作 刘文飞译 / 204


《三次相见》:索洛维约夫哲学的诗歌呈现


刘文飞 / 215





书信




斯托夫人与乔治·爱略特通信选


〔美国〕哈·比·斯托〔英国〕乔·爱略特作 逯璐译 / 235





钩沉




浪花中的梦幻(外二篇)(小说)


〔希腊〕亚·帕帕迪阿曼狄斯作 李维译 / 271


曼达索尔碑铭(诗歌)


〔印度〕伐磋跋底作 于怀瑾译 / 303






本刊2024年总目录 韩艳萍汇编 / 315







内容提要

家庭的危机:当代短篇小说选



家庭犹如住宅,同时经受着外界风雨和内部虫蚁的侵蚀,需要持续加固、修缮和翻新,但受制于自身的结构质量和生命周期,还是免不了溃烂或坍塌的下场,有时不得不原地废弃或重建,甚至异地重置。就像房屋始终存在安全隐患一样,家庭生活也时刻潜藏着危机。经济的压力、理念的分歧、生活环境的变化、新技术的出现、成员的病故、新人的加入、权力关系的失衡都不可避免会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导致家庭成员的情感隔阂、心理障碍、社会不适等问题。本期为各位读者送上一组以家庭忧患或变故为主题的当代短篇小说,希望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重新打量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背景下危机四伏的家庭生活现场。


在短篇小说集《对句》中,法国作家克莱尔·卡斯蒂永以男女亲密关系为主线,向我们勾勒了一幅幅真实得令人窒息的家庭生活图景,涉及这种生活的各个阶段:恋爱、结婚、抚养子女、争吵、妥协、离婚、重组家庭。本专题选译的八篇都能从不同角度形成两两平行、对照或反衬的关系(这也许是作者将这个集子取名为“对句”的原因)。


在《闭门的家》中,西班牙作家赫玛·涅托以一套老破小的公寓为叙述基点,让主人公的意识穿梭于过去与现在之间,逐步揭开他原生家庭的真实面貌,以及他与父亲、过往、旧家逐渐和解的过程。在俄罗斯作家玛丽娜·斯捷普诺娃的小说《塔季娜·塔捷捷耶夫娜》中,引发家庭危机的是即将夺走女主人公性命的绝症。


巴西作家马萨尔·阿基诺的小说《家宴》以一家人的餐馆聚会为契机,展现了潜藏在家庭内部的多重交叠的危机。另一位巴西作家迪奥戈·阿尔梅达借由《“聊天机器人”》来展现电子媒介对于当代家庭关系构成的威胁,揭示了当下各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由“消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格局。


美国作家约翰·列侬的两篇小说《蓝光,红光》和《门》主要讲述人的执念(如保护欲、控制欲)因何产生,又如何在家宅内引发灾祸或纷争。列侬的叙述具象化了这种执念的虚妄。


尼日利亚作家奇卡·乌尼格微的小说《成为普萝丝佩乐斯》将我们引入欧洲移民家庭的生活空间,观察女性移民在巨大的生活落差中所经受的心理和情感危机。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埃及邮票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的诗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散文也如他的诗作一般,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富有深刻的道德意识内涵。相较于诗歌和散文,小说是曼德尔施塔姆较少涉猎的文学体裁,而《埃及邮票》正是他在这一体裁创作方面的代表作。《埃及邮票》发表于1927年,是曼德尔施塔姆在其诗歌创作沉寂期(1926—1930)完成的一部小说。从文学史的角度而言,这部作品是他探索体裁创新、克服创作危机的一次尝试。




颜宽:“谁偷走了我的外套”——评曼德尔施塔姆小说《埃及邮票》



《埃及邮票》创作于一九二七年。在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的创作史上,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虚构小说。这部作品自诞生起就受到俄国文学批评界的极大关注,若干年间,对它的诟病远多于赞美。其原因,首先在于它的艰深晦涩令文坛人士大为头痛,几乎所有评论者都曾抱怨这部小说不易理解。其次,是作家在小说中插入了叙述者“我”对主人公的大量评论及相关的联想与回忆,而这部分看似可以与情节线索相剥离的内容,几乎占据了小说一半的篇幅,如此一来,作品看起来更像一份带有修订意见的草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越来越发现《埃及邮票》具有深刻的内涵,其结构形式也随着现代性精神的普及而得到广泛认可。俄罗斯文学研究界甚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埃学”考据研究,并取得了日渐丰硕的成果。小说对俄罗斯经典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其独有的叙事结构对人物塑造及情节推进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引人注目。




安娜·玛丽亚·舒亚:钓鱼往事



安娜·玛丽亚·舒亚(1951— ),阿根廷当代重要作家,诗人,编剧,有西语文学界“微型小说女王”之称。出版有7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部微型小说集和一部诗集,作品被翻译成15种语言。曾获阿根廷国家艺术基金奖、伊比利亚美洲胡安·何塞·阿雷奥拉文学奖等。《钓鱼往事》选自舒亚1981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是她在短篇小说领域的成名作,已由作家授权本刊发表。




胡安·维约罗:与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一段文学友谊



胡安·维约罗(1956— ),墨西哥作家、记者,涉猎文学、体育、电影、音乐等题材,多次荣获报业重要奖项。《与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一段文学友谊》是维约罗对西班牙作家、翻译家哈维尔·马里亚斯(1951—2022)的缅怀与致敬,发表于西语世界重要刊物《西语美洲笔记》2023年7—8月号(总第876期)“哈维尔·马里亚斯纪念特刊”。




闵雪飞:“爱是不占有”——析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玫瑰形象与女性自我认知



如果说吃掉知善恶树的果实构成了人类艰难自识的建基性神话,那么,那颗果实——禁果,或者苹果——便成为了促发自我认知的隐喻。对坚持以文学创作来探究生命真实的克拉丽丝而言,这枚果实令善与恶超越了道德论层面,成为揭示存在与真实的工具。在克拉丽丝的书写中,苹果有时会作为隐喻出现。但更多情况下,克拉丽丝会使用禁果的变形形象,即一些同样具有善恶双重性的事物,比如玫瑰。玫瑰与苹果具有相似的两面性:它的美是一种善,但这种美所带有的致命诱惑使之成为恶。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三次相见



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1853—1900),俄罗斯19世纪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在俄国文化史上享有较高地位。《三次相见》是索洛维约夫的文学代表作。这首带有浓郁自传色彩的长诗融哲学、神学思考与文学想象于一体。作者写了自己与智慧女神索菲娅的三次相遇(即他的三个幻想),将他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具象化。



刘文飞:《三次相见》——索洛维约夫哲学的诗歌呈现



在中外思想史和文学史上,诗与哲学之争绵延不绝,从主张把诗人逐出理想国的柏拉图,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坛的诗哲之争,诗和哲学似乎一直构成对峙,象征着感性与理性、想象与现实、秘索思与逻各斯等等之间的矛盾。但与此同时,文学家被视为思想家、哲学家客串作家的现象在世界各国也同样屡见不鲜,任何一部俄国哲学史都会写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而萨特和加缪的文学作品更是成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的经典。被誉为“俄国现代哲学之父”的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而在他的文学创作中,长诗《三次相见》又占据着最为醒目的位置。



斯托夫人与乔治·爱略特通信选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1811—1896),又称斯托夫人,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最有社会影响力的女作家,曾凭借《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触发”了美国的一场南北大战。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文学成就最高的女作家非乔治·爱略特(1819—1880)莫属。两人跨越大西洋的通信始于1869年,止于爱略特去世那年,持续了11年,书信加起来有25封左右。尽管素未谋面,她们相互引为知己,在书信里讲述各自生活遭遇,点评彼此作品,讨论奴隶制、民族性、道德感化、文学阅读、宗教信仰等议题,还就当时风靡美国的“招魂术”发表各自的看法。编者摘选了斯托夫人和爱略特写给彼此的14封书信。




亚里山德罗斯·帕帕迪阿曼狄斯:浪花中的梦幻(外二篇)



亚里山德罗斯·帕帕迪阿曼狄斯(, 1851—1911),希腊小说家、诗人和翻译家,希腊近现代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人物之一,受到包括米兰·昆德拉以及希腊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内的众多文学大家推崇,有“希腊文圣”之称。帕帕迪阿曼狄斯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作家,他生活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里,用抒情诗般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追求,承袭了19世纪上半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他向往大自然,歌颂故乡,崇尚纯洁的爱情。




伏磋跋底:曼达索尔碑铭



1884年,英籍印度碑铭学家约翰·费斯福尔·弗利特(1847—1917)派人在印度中央邦曼达索尔城拓印石刻铭文,意外发现一块约80厘米宽、44厘米高、12厘米厚的砂岩板。砂岩板上保存着一段印度笈多帝国时期的梵文碑铭,以马尔瓦—本德尔坎德地区发现的晚期婆罗迷字体书写,其大概内容是陀莎补罗城的丝织行会在城中出资修建一座太阳神庙,请一位名叫伐蹉跋底的诗人为这件事写诗作铭,以告天下。


伐蹉跋底笔下的陀莎补罗城是一座理想家园。此地有秀丽的湖光山色,美轮美奂的琼楼玉宇;统治者内修外攘、爱民如子、堪为楷模;人民恪守正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诗人充满热情地描绘、赞美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铭文虽基于婆罗门教意识形态和审美标准,修辞上也不无夸饰之嫌,却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向往与价值追求,今之读者亦能与之产生共鸣。





END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扫码关注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编辑:琳琳


配图:琳琳


拍摄:裴玉

版式:熹微


终审:琳琳




征订微: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