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慧,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白银时代俄国文学。
内容提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国精神文化发展的“白银时代”,也是文学印象主义发展的高峰期。彼时的印象主义美学在瓦西里·罗扎诺夫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而独特的呈现。在宗教神秘主义认识论的引导下,在重直觉、重个性、反理性、反实证主义的哲学世界观的影响下,罗扎诺夫突破了传统形式,发明了“印象式思想录”这种新体裁。他借助写作的手稿性、碎片化,表达的悖论性、抒情性和哲理性等艺术手法,呈现了“思想的印象主义”这一独特的印象主义美学现象。作家新颖的创作实践完成了文学形式的革新,拓宽了文学印象主义的边界,同时也实现了文学和哲学写作的融合。
关键词 瓦西里·罗扎诺夫 思想的印象主义 印象式思想录 灵魂
引 言
印象主义这一术语最初指称的是19世纪后半期兴起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后逐渐进入音乐、文学、电影等领域。文学印象主义有如下特征:作家用主体的目光审视世界,遵循忠实于感觉的原则,用主观和直觉的方式描绘现实,注重呈现个人在稍纵即逝的瞬间所看到或感受到的印象,从而表达主观、真实、瞬间的情绪和感受。相应地,文学印象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呈现出弱化情节、将不同画面穿插与并置、用色彩和光影表现现实以及“以间断的、不规则的发展表达一个主题”等特点。
据俄罗斯学者扎哈罗娃的研究,俄罗斯文学中的印象主义元素古已有之,对个性的心理(审美)活动、个体的内在体验和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的重视在古代俄罗斯文学中就可以看到,而这些特征也恰恰与印象主义美学契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的发展,以实证主义为特征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发展到了顶峰,但也走向了枯竭,“它已经成熟并完全‘熟透了’,接下来已无路可走”。与世界对话的新的艺术形式呼之欲出。不过,新艺术形式并未完全颠覆俄国传统现实主义,而是在吸收经典之精华的基础上发展。作家们继承了求真的文艺宗旨,由描写生活的真实向描写内在体验的真实过渡,契诃夫(А.П.Чехов)、扎伊采夫(Б.К.Зайцев)、布宁(И.А.Бунин)、什梅廖夫(И.С.Шмелев)等众多白银时代作家们都曾尝试印象主义这种新的艺术思维类型。
瓦西里·罗扎诺夫(В.В.Розанов,1856—1919)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他的创作实践相当广泛,既有专业的哲学作品,又有文学批评著作、政论文、书信等,而最能体现其创作风格的是他的抒情哲理散文(лирико-философская проза)创作,尤其是他在晚年创作的“落叶三部曲”(《隐居》《落叶:第一筐》《落叶:第二筐》),以及《当代启示录》《最后的叶子》《转瞬即逝》《死气沉沉》《萨哈尔那》等。借助这些作品,作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罗扎诺夫文体”(розановщина),受到了同时代人的一致肯定。勃洛克(А.А.Блок)认为,《落叶》是一本令人惊讶的书;茨维塔耶娃(М.И.Цветаева)则只凭《隐居》这一部作品便不吝于将罗扎诺夫称为天才;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什克洛夫斯基(В.Б.Шкловский)认为其新颖的创作是一次“离开文学的英勇尝试”。不过,罗扎诺夫作品中鲜明而别致的印象主义美学特征,以及创作表象背后作家印象主义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学界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深入挖掘其另类印象主义写作的核心和生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罗扎诺夫创作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作家独特思想的背景根源。目前,罗扎诺夫作品与印象主义的关系只有俄罗斯学者扎哈罗娃进行过分析,本文将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罗扎诺夫的印象主义美学特色做进一步的考察和阐发。
一
罗扎诺夫的印象式思想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印象主义文学通常表现为注重捕捉瞬间印象,抒情势能和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运用感官真实描绘光色变幻,“由对寻常事物的洞见上升到对世界存在的认知层面”。俄国文学印象主义从法国印象主义绘画发端,因为对印象主义的理解不同,俄国作家作品中的印象主义既有共同的普遍的特征,又有各自的独特性。罗扎诺夫正是将自身独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一位作家。扎哈罗娃借用索洛维约夫的“思想的印象主义”(импрессионизм мысли)一词来定义罗扎诺夫的印象主义风格,认为其创作实践与这一现象无比契合。“思想的印象主义”意指“每一个印象,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在他那里都能瞬间溶解,并转化为思考,成为一种抽象的智力反映”。也就是说,罗扎诺夫的写作是对自己的描写对象,即思想,进行印象主义式的呈现。而罗扎诺夫记录思考的印象主义瞬间的杂糅性体裁,扎哈罗娃则称之为“印象式思想录”(мысли-импресии)。其实,早在1899年左右,罗扎诺夫在撰写关于帕斯卡尔的文章时就开始对“思想录”这一体裁产生兴趣,此后也偶尔以“思想录”直接命名自己的作品。作为文学印象主义体裁革新的重要代表,罗扎诺夫的“印象式思想录”拥有一系列独特表征。
《隐居》,图片源自Yandex
《隐居》(Уединенное,1912)的扉页上写着这么几个字:“Почти на праве рукописи.”(基本以手稿形式写就。)这是罗扎诺夫对创作形式的自白,也是对自己创作特点的精准概括。所谓的“手稿性”或者“手书性”是指罗扎诺夫的作品有付梓前类似创作草稿的某些特征。草稿是创作者写作的起点,是未经修改和完善,甚至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初步版本,而罗扎诺夫却对这一形式格外重视。他认为,与市面上精雕细琢、过度矫饰,看似充满“文学性”的印刷品相比,草稿使用的正是简单粗糙、不作修改润色的自然原初语言,正因为不“梳妆打扮,穿衣戴帽”,草稿恰恰蕴含了更多的真诚和真实。罗扎诺夫崇尚实实在在、简单纯粹地记录思想,并不刻意追求写作技巧和精心雕琢的完美语言,反对一切“构思好的和设计好的”,这也使其三部曲的语言生动真实,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和对话感,读他的语句就像听到他的声音。他的作品中还充满斜体、引号、注释、缩写等诸多特殊标记,作家有时连用多个标点符号以加强语气,还经常使用括号对某些内容作补充说明,似乎毫不在意所谓写作规范。印象主义美学讲究的是捕捉自己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而罗扎诺夫写下的一份份手稿便是他捕捉到的一个个“第一印象”。
罗扎诺夫独特的手稿式写作使其作品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样态。他的抒情哲理散文在创作时间和地点上有很强的随意性,大部分段落后都标注了创作时间、地点或环境,如“鉴定古币时”“在火车上”“1912年8月1日”“排队忏悔时,第一中学”“吸烟时”等,它们甚至因为写作场合不同而被记录在不同类型的书写材料上,如鞋底、标语、来信、名片背面等等。大多数时候,不同的创作情境似乎将作品分成了一个个不同的片段;少数时候,同一个创作情境下,作家写出了主题不同的多个片段。这些片段或长或短,随机产生,互相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的甚至并未完成。就是在这些涉及多种主题的片段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家瞬间的感觉和思绪。高尔基在读完罗扎诺夫的《隐居》后,将其独特的文体比作“巧克力”,认为可以像品尝巧克力一样,一小段一小段地欣赏。这可以说是对其碎片化写作样态的形象比喻。如果说印象主义作家的写作普遍呈现为一种叙事模式,而非片段式的创作外观形态的话,罗扎诺夫的新文体则让“片段化”有了外在形式上的明显呈现。这不禁让人想到印象派画作与罗扎诺夫的文学断章的相通之处:印象派画家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段或场景进行记录,从而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罗扎诺夫则是将变动不居的思想瞬间永恒化;印象派刻画变化的光照条件下景物的“真实”,罗扎诺夫渴望捕捉在坐下和站起的瞬间已然发生变化的思想的“真实”;印象派画家打破的是写生与创作的界限,而罗扎诺夫打破的则是生活和创作的界限。这是罗扎诺夫摒弃传统文学样式、另辟蹊径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其印象主义美学的独特呈现。
在“印象式思想录”中,与手稿式、碎片化写作共生的是随处可见的悖论。作家出尔反尔、自相矛盾的言论几乎遍布创作的每个主题。比如,关于俄罗斯,他直言“鄙视俄国人”“恨俄罗斯的一切”,认为俄罗斯人“总是幻想,而且永远一个念头:如何逃避工作”。读者翻过几页,却又看到,“除了俄罗斯人,独一无二和绝无仅有的俄罗斯人,世上再没有什么人让我感到需要、喜欢和兴趣了”。他对教会、犹太人、基督等的态度也是不断反复的。对于自己思想的矛盾性,罗扎诺夫并不避讳——“我的肩头站着两位天使:一个是笑的天使,一个是泪的天使,她们永恒的争论乃是我的生命。”这种贯穿始终的相对主义构成了罗扎诺夫“印象式思想录”的显著特征,也成为其不被同时代人理解的重要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印象主义的典型特征是,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传统现实主义作品中充满情节的动态事件,而是主人公此时此刻丰富的内心生活及其情绪、感觉、情感反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作品情节的弱化和抒情性的增强。罗扎诺夫的“印象式思想录”在表达上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征,抒情因素在他的作品中大大超过了叙事因素。其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因此被称为“抒情主人公”,并成为作家完成抒情任务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罗扎诺夫所有抒情哲理散文贯穿始终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作品中的“我”在不同的生活瞬间呈现了丰富而饱满的情绪和感觉世界。主人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现诗意:“我像风一样迅跑,像风一样不知疲劳。‘你去哪里?为什么?’‘你爱什么?’‘我爱我夜晚的梦想。’我对迎面吹来的风低声说道。”他在与上帝对话中直抒胸臆:“归根结底,上帝是我的生命。我为他而活着,通过他而活着。脱离上帝——我不存在。”也直白地抒泄着对死亡的畏惧:“我害怕死,我不想死,我恐惧死。”
罗扎诺夫的三部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哲理性。如前文所述,罗扎诺夫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在他的三部曲中,作家或直接阐发哲思的成果,或在叙事或抒情中间掺杂着哲学推理,如:“没有谁配得上称赞。人只配怜悯(1911年12月29日)。”。“每一天都应该这样生活:仿佛你一生都是为这一天而活着。”这样的写作最终使三部曲哲理意蕴丰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录”。罗扎诺夫的很多哲学观点也是通过其“印象式思想录”表达的。因此,其新体裁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哲学现象。罗扎诺夫认为:“对哲学来说,不一定非得用分卷分册、分章分节、既有序言又有结论的大部头思辨著作才能表达……哲学只是思想、思维的王国而已,它不仅可以诞生,还能够站得相当高,甚至根本不需要写成书出版。”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三部曲形式上与“大部头”截然相对,内容上正如一个丰富多彩的“思想、思维的王国”,可见,罗扎诺夫是将自己的三部曲同样视为哲学作品的。学者沃什斯基认为,罗扎诺夫既有丰富的感受又有智慧的头脑,他“是哲思中的艺术家,又是感觉中的智者”,充分肯定了作家将抒情和哲理、文学和哲学完美结合的独特能力。
二
罗扎诺夫“思想的印象主义”
罗扎诺夫“印象式思想录”这一新体裁的形成源于其独特美学意识——“思想的印象主义”。如前所述,罗扎诺夫“思想的印象主义”是将印象转化为思考。这里的印象不只是现实中目光所及的印象,也包括头脑中突然出现的、一闪而过的印象,它既可以是外部刺激,也可以是对思想、观念等的内知觉。在罗扎诺夫的创作中,被观者经常从事物自身快速滑动到思想,甚至被观者经常是思绪本身。并且,罗扎诺夫总是能抓住各种印象和感觉,但又不停留在对印象的审美评价上,而是立即以反思的形式概括它们。他的反思过程与创作过程同时进行,也不以进一步的批判性思考校对即时、自发的反思,导致这种思考通常形象生动、充满感受力,有即时性,但并不缜密和辩证。他正是以这种写作方式将印象转化为思想,并对思想进行了印象主义式的呈现。
《落叶》和《转瞬即逝》
图片源自Yandex
印象主义作家注重瞬间的印象。他们认为,瞬间与永恒相联系,只有在每个存在的瞬间才能对人生的真谛有所感悟。罗扎诺夫“思想的印象主义”的写作就源于他对转瞬即逝的思想和灵魂运动的特别体察。罗扎诺夫作品的题目,如《从偶然的印象发出》(Из случайных впечатлений,1903)、《灵光乍现》(Мимоходом,1903)、《落叶》(Опавшие листья,1913、1915)、《转瞬即逝》(Мимолетное,1915)等,已经呈现出作家对偶然、短暂的印象的关注。他能敏锐地感受到生活中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瞬间的价值,并致力于捕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印象、思想和心灵运动。这种印象主义哲学在罗扎诺夫的生活和创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他自己也多次承认瞬间的意义:“意义不在永恒中,意义在瞬间中。瞬间即是永恒,而永恒只是瞬间的‘环境’,是居住者的房间。瞬间就是居住者,瞬间就是‘我’,就是太阳。”“要感谢生活的每一个瞬间。要永远留住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早在1903年,罗扎诺夫就意识到,直观是非常丰富的,多年的观察有时会集中于某一个点,某一分钟,甚至某个转瞬即逝或沉默的情景或场面。他认为,永恒性来源于日常性。审视流动的瞬间才能揭示永恒的奥秘。
需要指出的是,罗扎诺夫极少如一般印象主义作家那样,采用心理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描写主人公在记忆中重现和感受过去这一细腻的内心运动过程,呈现其模糊的心理印象。大多数时候,罗扎诺夫不模仿现实,甚至不描写现实,而是直接表达现实所激起的感觉或思考,这恰恰是罗扎诺夫印象主义美学的独特之处。他渴望抓住和记录此在、当下瞬间的心理、情感、灵魂状态,完成“此刻的第二次诞生”。《隐居》的开头就叹息道,生命的每一瞬间都流动着“我们灵魂的呐喊、叹息、飘忽的思绪、飘忽的情感……它们直接来自灵魂,未经加工,没有目的,没有意图”。作家苦于无法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等到坐下写出点东西,却发现“它们跟我在房间里徘徊时的想法和要坐下来诉诸笔墨的想法相去甚远”。因此,他致力于捕捉并记录当下时刻活跃在内心的意识,尽量保证意识发生与写作记录几乎同时进行。这种想要将每一次灵魂波动所伴随的诉说记录下来的本能被作家视为文学诞生的真正源头,也是他坚持手稿式书写的源动力。换言之,罗扎诺夫另类印象主义美学意识和写作形式的呈现源自其独特的文学观。他认为,文学的本质不是虚构,而是内心对倾诉的需求。他不能设想文学“在自己身外”。他以印象主义式的写作抵制将经验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努力留住真实的瞬间体验,将“最微不足道的、昙花一现的东西,将微妙的心灵波动,将日常生活的蛛丝,带进了文学”。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罗扎诺夫认为自己是文学的终结者。
罗扎诺夫对瞬间的关注始终伴随着他对灵魂的珍视。与智慧和理性相比,罗扎诺夫更欣赏灵魂,他如此表达自己对上帝的理解:“上帝是世界的灵魂,而非世界的理性。”之所以将自己的作品题名“隐居”,是因为隐居才能守护人的个性和独特之处,隐居是灵魂最好的卫士,是灵魂的守护天使。他致力于丰富自己的灵魂而不是知识,他的写作也是从灵魂发出的声音,可以说,他在文学、宗教、哲学、道德等领域的探寻,其核心都是灵魂。斯帕索夫斯基认为,罗扎诺夫是法国普鲁斯特和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的先驱,他不是用理智、心脏发声,而是用灵魂本身发声。戈列尔巴赫也说,罗扎诺夫的灵魂不需要来自外部的馈赠,它天生就足够富有,他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内部世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罗扎诺夫从大学起总读不进去书。他自己的灵魂有独立感受的能力,来自灵魂的倾诉已足够丰富,自然无需外力,也不受外部影响。他的哲学专著《论理解》全书共737页,竟然没有一处引文。他自己也说:“我在读书方面懒得出奇……因为妨碍思考。”“一切都来自我自己的头脑,就连一个字也不曾借用别人的。”
那么,灵魂到底是什么呢?罗扎诺夫是东正教徒,东正教认为,灵魂与人的感觉和情感直接相关。换言之,灵魂就是人的深层情感领域。倾诉灵魂的渴望实际上就是捕捉感受,抒泄感觉和感情的渴望。而感觉是文学印象主义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如此,罗扎诺夫对灵魂倾诉的强调便恰恰是其重视感觉和情绪的印象主义世界观作用的结果。他注重记录经过人的灵魂,也就是情感领域的瞬间,反对经过理性加工的感觉,遑论被歪曲的感受。这也导致罗扎诺夫的文学创作更像是一种生理分泌式的行为,因为灵魂的运动时刻不停息,灵魂会呼唤,会叫嚣,却从不会理性分析。正是对瞬间的珍视让他对生活的观察是独特而深刻的,但是,其细腻的观察出自感性的态度,智慧的思考也只能通过情感的方式到达。作家认为,人的灵魂中有音乐,艺术家的灵魂也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只回应和自己有共鸣的东西。艺术创作的本质是说灵魂想说的话。“不是所有思想都能记录下来的,除非它具有音乐性。”这种从直觉出发,坚持感性现实,抒发感觉和情绪,书写此在灵魂的印象主义哲学、美学实践发展到极致,便成就了作家创作中的悖论性表征。除了印象式思想录,在政论性文章中也随处可见“罗扎诺夫式的二律背反”。他在《新时代》报供职,同时又在其他报纸上发表言论相反的文章。这种自相矛盾也引起某些学者的批评甚至辱骂,别尔嘉耶夫认为他是“敌基督”,索洛维约夫称他为“俄罗斯的犹大”,托洛茨基骂他“败类、懦夫、寄生虫、马屁精”。追究根本,这恰恰是因为,相比其他遵循理性逻辑的学院派思想家,罗扎诺夫重视的是直觉和感受的真实。对他而言,每个思想观点中都有千分之一的真理。他“用两只手写作”,“两只手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真诚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丢掉区分黑白、左右的“虚假和讨厌的背景”。
如果说,对于大多数作家而言,印象主义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诗学和艺术手法,那么,罗扎诺夫的印象主义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其感知世界的主要手段,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体察到这一点。罗扎诺夫的大多数作品看起来都纷繁杂乱,而这正是他的跳跃、断续的思维的真实呈现。他本人坦承:“随时会产生思路,但也会随时中断,并飘到很远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在题目边缘飞过,而不是飞向题目本身,这飞就是我的生命。”由此可见,罗扎诺夫看重的是当“题目”出现时瞬间的感受和情绪,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他摒弃抽象的概念,代之以清晰生动的形象,比如用“皮肉”喻指人心理上的某种保护机制,用“灵魂的音乐”喻指某种天赋灵感。印象主义的思维方式还体现在其文学批评实践上。他在批评时不依赖既定的审美规范和传统,而是注重自身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的表达,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主体意识和主观情感评价色彩,是典型的漫谈式、随感式、印象式的文学批评。他有关普希金的著名评论是:“普希金……我是在‘吃’他……这是食物。”他时而将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喻为“沙漠中的骑士,箭射向哪里,哪里便流血”,时而又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一个“醉醺醺的神经质的婆娘。”可以说,罗扎诺夫的整个批评实践都是其印象主义思维方式作用的结果。此外,与自己的印象主义思维和印象主义创作实践相对应,作家本人期待能有读者对他的作品进行印象主义解读,称之为“私密的读者”。他希望这类读者不用理性的方式解读他的作品,不对其思想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而是听从感觉的指引,聆听作家“灵魂中的音乐”。概言之,罗扎诺夫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与印象主义美学的内核达成了很深的契合,顺理成章地完成了“思想的印象主义”这一美学现象的构建和“印象式思想录”这一体裁的创新。
三
罗扎诺夫印象主义的世界观渊源
洛斯基,图片源自Yandex
扎哈罗娃明确指出,白银时代是印象主义思维独特呈现的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统治西方思想界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实证主义思维方式受到质疑,从西欧开始,后发展到俄国,几乎所有思想家都开始反对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在索洛维约夫看来,西方哲学的危机是“抽象的形式主义的危机”,这种危机源于西方固有的知性思维方式;梅列日科夫斯基将实证主义称为“所有欧洲文化的决定性界限”。罗扎诺夫对实证主义的反对态度则更为坚决,他在大学时代就舍弃了实证主义,此后终生都站在它的对立面。他认为,实证主义的“技术进步不会使灵魂健康成长,反而会使灵魂萎缩变形”。罗扎诺夫的印象主义创作实践,究其根本也是他注重本能的直觉主义世界观以及反理性、反实证主义的哲学理念影响的结果。承上文所述,罗扎诺夫注重的“灵魂”属于感性逻辑范畴,他的价值观中充斥着对非理性因素,包括感觉、本能、灵感、想象、直觉等的重视和对形式逻辑的摒弃。此外,罗扎诺夫还致力于探索潜能问题,曾想写一本名为《论潜能》(О потенциях)的书,但未能完成。他感觉到,“潜能是不可见的,现实世界仅仅是潜能世界的一部分。而潜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哲学与科学对象。”他一直想研究由现实世界向潜能世界过渡的规则与条件,也坚信,我们所不理解的一切都好,我们理解了的就不再好了。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伴随了作家的一生。在写《隐居》之前,罗扎诺夫曾发表过《萌芽》(Эмбрионы,1899),这部作品与作家的三部曲一样,也是碎片化样态,是作家对开始和初生阶段的思想的记录。而在《萌芽》之后诞生的《隐居》描写的是未萌芽的、潜在的思想,也因此拥有了未完成的表征。罗扎诺夫还敏感地觉知着“偶然”。他认为自己一直生存于各种偶然性之中:“我做什么事情从来不是应该做什么就去做,应该听什么就去听。四十年间,我生命中的每一秒都是由偶然的因素构成。可以说,是由偶然和未知构成的一条生命链条。我偶然地结婚,偶然地相爱,偶然地跌入保守主义的文学阵营。”可以明确的是,罗扎诺夫的偶然性感觉和对潜能的思索都属于与理性、逻辑和体系对立的直觉主义思维。
在白银时代,个性取代社会整体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俄国思想家都对个性话题有自己的思考。索洛维约夫支持用爱拯救个性,别尔嘉耶夫认为正是个性使人获得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洛斯基(В.Н. Лоский)还提出人格主义这一强调个性的学说。罗扎诺夫也意识到个性是人存在的重要原则,是人身上及其创作中最宝贵的东西。因为珍视个性,他在创作时自然地把目光投向离自己最近的个性——他本人。在“印象式思想录”中,他塑造了与自己高度吻合的抒情主人公,将自己作为客体,记录和反思自身内在体验,剖析和揭露自我,呈现自我身上所有重要和本质的东西,渴望真诚,甚至残酷地认知自我。罗扎诺夫认为,我们最了解的只有自己。最擅长的就是讲述“我”的故事。“人有一本必须认真阅读的书,即关于自己个人生活的书。而且,真正对人有教谕意义的书也是关于其个人生活的书。”这本书是“世界能且有权从他那里得到的唯一遗产”。他追求隐居的目的正是为“集中精神,还我‘完整的我’”。戈列尔巴赫提出,罗扎诺夫创作中“作家的”和“人的”因素密不可分,他的每一行字都是“生理的”,每一个思想都发自内心,他的书的命运组成了他个人的命运,对他的研究要将传记基础和其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换言之,罗扎诺夫从自己出发开展写作,书写自我,其关于自己本身的写作在文学上跨越了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成就了自己的另类印象主义,同时对个性主题做出了很好的回应。
别尔嘉耶夫和梅列日科夫斯基
图片源自Yandex
带有多神教元素的东正教信仰,是俄罗斯的内在基因。宗教传统是俄国哲学和文学的核心品格。与白银时代俄国思想家的重个性、反实证、反理性主义思潮并行的,是他们对宗教的重视。他们认为,哲学应“回到教堂去,还其神圣的功能,并在这里获得已失去的现实主义,重新获得生活奥秘的启示……哲学没有宗教不行,它需要宗教作营养食物,作复活圣水的源泉。宗教是哲学的生命基础,宗教供给哲学所需的现实存在”。可以说,宗教是俄罗斯哲学的内在灵魂,也造就了俄罗斯哲学的神秘主义认识论。神秘主义诉诸直觉、顿悟、超验和非理性,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和神能够有精神上的直接交往,人能从与神的交往关系中,从神的‘启示’中领悟到存在的‘秘密’”。罗扎诺夫是极富宗教感的作家和哲学家,他在三部曲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写作与上帝的关系。他直言自己“所说的一切乃是上帝的旨意”,“每一行字都是圣书,每一个思想都是圣思,每一句话都是圣言”,他很早就开始“将生活、命运、思想,最主要的,是将作品同上帝的‘愿望’结合在一起”。他的写作中“有很强烈的神秘主义感受和本体感受,清晰而有觉知地感受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触摸’”。可以说,罗扎诺夫直觉主义、本能主义的世界观,对内在体验和自我个性的书写,本质上都是神秘主义认识论作用的结果。正是这种认识方式引领着作家在写作中摒弃非此即彼的实证主义叙事,执着于记录灵魂此在状态,传达真实感受和情绪,突破固有体裁,实现印象主义式的创作,成为一个最彻底的印象主义者。
结 语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国精神文化,尤其是文学和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反理性、反实证、重个性、重直觉、重神秘主义是这两个领域共同的精神内核。在这种价值观的引领下,俄国知识分子们积极探索哲学和美学发展的新路径,罗扎诺夫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在写作中基于自己印象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借助“印象式思想录”形式呈现了“思想的印象主义”这种新颖的印象主义美学意识,既创新了文学体裁,也更新了哲学思考的方法。格·内克尔的一段话精准地定位了罗扎诺夫的价值:“罗扎诺夫相比白银时代其他哲学家,与自己时代的文学和社会文化背景达成更多的勾连……他以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既超越了文学,也逾越了哲学。由此引发学界关于罗扎诺夫与‘文学之终结’现象相关性的多次讨论……当然,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的终结都没有到来,但是,一种新的诗学——文学与哲学两个领域融合的诗学诞生了。”
原文载《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4年第5期“作品及作家研究”专栏,责任编辑杜新华。前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https://www.nssd.cn/)可免费下载全文。
责编:袁瓦夏 校对:艾萌 张文颐
排版:雨 璇 终审:文安
相关链接
往期回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