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傅浩
出生年月: 1963年4月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 历: 博士
职称职务: 研究员、教授
研究方向: 英语诗歌、文学翻译、比较文学
代表作品:《叶芝诗解》、《阿摩卢百咏》
[主要经历]
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0)。旋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英美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曾获王宽诚奖学金以英国学术院高访研究员身分赴剑桥大学英语系研修(1993);以高访研究员身分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讲学、研究(1997);以高访研究员身分赴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1997)研究;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以高访研究员身分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1997-98)研究;获富布莱特奖学金赴美国北卡莱罗纳大学研究(2005-06);受聘为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现代语言中心荣誉客座教授(1997)、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7)。独立承担的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英国运动派诗学》曾获外国文学学会图书奖(1999);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子项目“古印度梵语艳情诗的现代读解与汉译”(2014-17),成果译著《阿摩卢百咏》曾入围2018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1981—1987年 北京大学英语系 本科、研究生
1987—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 博士研究生
1990年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科研人员
[专 著]
《叶芝诗解》,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21年。
《窃火传薪:英语诗歌与翻译教学实录》,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1年。
《叶芝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叶芝》,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
《英国运动派诗学》,译林出版社,1998年。
[论 文]
《预示重生的毁灭之象:〈再度降临〉解》,《外国文学》2020年第6期。
《叶芝心/眼里的中国》,《外国文学》2019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一个译者的几个不要》,《东方翻译》2018年第5期。
《解说的必要:以叶芝诗为例》,《外国文学》2018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郑振铎译〈飞鸟集〉指瑕》,《东方翻译》2018年第2期。
《〈阿摩卢百咏〉:一颂诗抵百卷书》,《外国文学》2016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
《物外无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风景诗管窥》,《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11期。
《耶胡达·阿米亥诗中的理趣》,《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2期。
《梵语诗歌现代汉译形式初探:以〈妙语宝库〉为例》,《北大南亚东南亚研究》第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威廉斯与庞德、艾略特的诗学恩怨》,《外国文学》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10期。
《事物之外别无理念: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学理念》,《世界文学》2013年第5期。
《译诗如歌:再谈怎样译诗》,《外国文艺》2012年第5期。
《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外国文学》2012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12期;《新中国60年外国文学研究》第一卷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怎样译诗:兼评<英诗汉译学>》,《东方翻译》2011年第1期。
《西方文论关键词:自由诗》,《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西方文论关键词》第二卷(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Ts’ai Chi’h是谁?》,《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叶芝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外国文学》2008年第6期。
《从〈臭鼬时辰〉看作者意图在诗歌评论中的作用》,《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
《我的译诗原则和方法及作为译者的修养观》,《中西诗歌翻译百年论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19日第24版。
《从〈臭鼬时辰〉看作者意图在诗歌评论中的作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六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创造自我神话:叶芝作品的互文》,《外国文学》2005年第3期。
《以普拉斯<女拉撒路>为例论非私人化诗歌理论》,《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论中国古诗的英译》(汉译本),《国外文学》2005年第1期。
《论英语自由诗的格律化》,《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诗歌翻译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1日第19版。
《苦难的位置:〈美术馆〉和〈给奥登先生的备忘录,29/8/66〉的对比阅读》,《外国文学》2003年第6期。
《当你年老时:五种读法》,《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
《沃尔科特:左右逢源的边缘诗人》,《世界文学》2002年第3期。
《叶芝》,《欧洲文学史》第三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以色列诗歌的历程》,《外国文学》2001年第5期。
《菲利浦·拉金的诗歌语言艺术》,《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叶芝的影响及其后的爱尔兰诗歌》,《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1期。
《叶芝的神秘哲学及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 (FIT) Revue Babel 45:3, 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科学论文集》〔英文〕(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叶芝的象征主义》,《国外文学》1999年第3期;王守仁、何宁(编)《英国文学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叶芝的戏剧实验》,《外国文学》1999年第3期。
《希尼》,《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约翰·但恩的玄学诗》,《诗双月刊》总37期(1997年12月)。
《希尼的诗路历程》,《诗双月刊》总32期(1997年1月);《文艺界通讯》1996年第1期。
《爱情的玄学:约翰·但恩诗〈临别赠语:莫伤悲〉赏析》,载《名作欣赏》1996年第3期。
《〈荒原〉六种中译本比较》,《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2期。
《叶芝诗中的东方因素》,《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他从泥土中走来》,《诗刊》1996年第2期;《外国文学动态》1995年第2期;《出版广角》1995年第6期。
《他从黑暗的泥土中走来》,《文艺报》1996年1月5日第6版。
《叶芝》,《20世纪欧美文学史》第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理想的独唱写实的自画:乔伊斯诗歌简介》,《国外文学》1995年第4期。
《约翰·但恩的艳情诗和神学诗》,《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永恒的爱尔兰诗魂》,《文艺报》1995年5月6日第6版。
《以色列诗歌的历程》,《文艺报》1995年4月8日第6版。
《身在尘世心向净土——叶芝诗〈因尼斯弗里岛〉赏析》,《名作欣赏》1994年第4期。
《约翰·但恩的敬神十四行诗》,《国外文学》1994年第4期。
《非浪漫时代的普通人:论运动派的诗人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三十年文选》(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崇尚真人真事:论运动派的诗歌题材观》,《国外文学》1993年第1期。
《他的语调令人永远难忘:记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文艺报》1993年8月21日第6版。
《沉寂与喧闹之间:英美“诗歌业”旁观》,《世界文学》1992年第2期。
《分裂与统一:希内及其诗简介》,《世界文学》1991年第2期。
《新诗格律建设之我见》,《诗双月刊》(香港)第二卷第五期(1991)。
《早期叶芝:梦想仙境的人》,《国外文学》1991年第3期。
《英国运动派的诗歌审美观形式观和本体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2期。
《耶胡达·阿米亥和他的诗》,《外国文学》1991年第1期。
《运动派的文学爱国主义》,《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运动派的一个宣言:纯洁英诗用语》,《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论诗之可译》,《诗刊》1990年第2期。
《现代英诗的运动轨迹:否定之否定》,《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文 集]
《傅浩文集之一·诗学卷·距离》(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傅浩文集之二·杂文卷·子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傅浩文集之三·武学卷·太极拳行知录》(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说诗解译:中外诗歌与翻译论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窃火传薪:英语诗歌与翻译教学实录》(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1)
《秘密:我怎样作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Another Eventful Autumn: Poems 2018-2019, Tucson,Az: Chax Press(即出)
[译 著]
《叙事虚构作品》〔合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诗歌解剖》(北京:三联书店,1992)
《耶路撒冷之歌:耶胡达·阿米亥诗选》(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叶芝抒情诗全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约翰·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了解女人》〔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叶慈诗选》〔英汉对照〕(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乔伊斯诗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耶胡达·阿米亥诗选》〔增订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叶芝诗集》〔修订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二十世纪英语诗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德瑞克·沃尔科特诗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叶芝诗精选》〔英汉对照〕(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我从你逃向你》〔合译〕(台北:皇冠出版社,2005)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增订本〕(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失落的大陆:拿单·扎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叶芝抒情诗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叶芝诗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
A Xu Zhimo Reader〔汉译英〕(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
《约翰·但恩诗选》〔英汉对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尤力乌斯·凯撒》〔英汉双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斯坦利·摩斯诗选》(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叶芝诗选》〔英汉对照〕(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噪音使整个世界静默:耶胡达·阿米亥诗选》(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寂然的狂喜》〔合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约翰·但恩诗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阿摩卢百咏》〔梵汉对照〕(上海:中西书局,2016)
《叶芝诗集》〔增订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叶芝诗选》(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19)
《我们的爱情长成星辰:叶芝抒情诗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我用古老的方式爱过你:叶芝经典诗集》(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毗尔诃纳五十咏》〔梵汉对照〕(上海:中西书局,2019)
《在你年老时:叶芝诗歌精选》〔大字本〕(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19)
《泰戈尔诗集:失群之鸟》〔英汉对照〕(上海:中西书局,2020)
《傅浩译文自选集》(北京:中译出版社,2021)
[著 译]
《英国抒情诗》(广州:花城出版社,1992)
《英国抒情诗解读》〔电子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英诗名篇精选:明亮的星》〔英汉对照〕(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英诗华章:汉译·注释·评析》〔英汉对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编 译]
《叶芝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乔伊斯文集:乔伊斯诗歌·剧作·随笔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译 文]
《叶芝早期诗五首》,《国外文学》1985年第1期。
《叶芝诗抄》,《外国诗》第5期(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
《亚当所受的诅咒》,《孤独的玫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叶芝诗抄》,《外国诗》第6期(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布莱散文诗四首》,《诗刊》1987年第3期
《布罗斯基诗一首》,《诗刊》1988年第2期
《欧洲犹太诗人与南非黑人诗人之比较》,《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5期
《叶芝诗五首》,王佐良(编)《英国诗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叶芝:《白鸟》,《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诗人作品选》(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
《叶芝诗三首》,《你为什么沉默不语》(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9)
斯坦利·E·费士:《读者内心中的文学:情感文体学》,《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9)
《盖斯科因诗三首》,《当代欧美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威廉斯诗五首/布罗茨基诗二首》,《外国现代派百家诗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布莱散文诗三首》,《外国散文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
《尼·乔万尼诗十一首》,《外国文学》1991年第6期
《希内诗六首》,《世界文学》1991年第2期
《叶芝早期抒情诗十首》,《国外文学》1991年3期
《耶胡达·阿米亥诗十五首》,《外国文学》1991年第1期
《瑞恩诗抄》,《东西南北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
《致晚星》、《修表》,《那一夜,在香港》(台北:台湾中华日报出版部,1991)
纳丁·戈迪默:《写作与存在》,《世界文学》1992年第5期
《拉金诗十首》,《世界文学》1992年第6期
《当代摩洛哥五诗人小辑》,《诗刊》1992年第9期
《德·沃尔科特诗二首》,《诗刊》1992年第12期
《路·辛普森、西·希内、耶·阿米查依诗》,《外国二十世纪纯抒情诗精华》(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听者》、《灰松鼠》、《打油诗》,《飨宴》(台北:台湾中华日报出版部1992)
《运动派诗抄》,《国外文学》1993年第1期
休·麦克迪尔米德:《诗与科学》,《20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西穆斯·希内:《进入文字的情感》,同上
狄兰·托马斯:《带着被文字感动的神秘返回》,同上
《临别赠语:谈哭泣》,《外国文学动态》1993年第9期
《狄安娜赞》、《披风》,台湾《中华日报副刊》1994年10月4日第11版
《达丽亚·拉维考维赤诗二首》,《世界文学》1994年第6期
约翰·但恩:《敬神十四行诗:神学冥想》,《国外文学》1994年第4期
《叶芝诗二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马克·斯特兰德:《吃诗》,《以诗论诗》(太原:北方文艺出版社,1994)
阿米亥:《今天,我儿子》,《世界诗库》第8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休·麦克迪尔米德:《诗与科学》,《世界文论5·波佩的面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斯丹利·莫斯诗五首》,《诗刊》1995年第6期
《布莱斯特里特、狄金森、杜利特尔、米莱、布鲁克斯、塞克斯顿、里奇、普拉斯等诗选》,“蓝袜子丛书”《我,生为女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西特韦尔、瑞恩诗选》,“蓝袜子丛书”《自己的一间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打油诗、情歌、字谜、三个乞丐、教育旅行、傻瓜的标志等》,柯彦玢(编)《英语幽默精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希尼诗抄》,《出版广角》1995年第6期
《詹姆斯·乔伊斯诗十六首》,《国外文学》1995年第4期
《希尼诗二十首》,《世界文学》1996年第1期
《希尼诗十五首》,《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希尼诗抄》,《诗刊》1996年第2期
希内:《进入文字的感情》(合译),《诗探索》1996年第1期
乔伊斯:《伽寇摩·乔伊斯》,《外国文学》1996年第3期
约翰·但恩:《临别赠语:莫伤悲》,《名作欣赏》1996年第3期
希尼:《归功于诗》,《世界文学》1996年第5期
《谢默斯·希尼诗选》,香港《诗双月刊》总32期(1997年1月)
《玛丽安娜·莫尔:〈诗〉;安·塞克斯顿诗二首;妮姬·乔万尼诗一首》,《诗刊》1997年第2期
耶胡达·阿米亥:《时间》七首,《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第3期
《约翰·但恩诗六首》,香港《诗双月刊》总37期(1997年12月)
《詹姆斯·乔伊斯诗三首》,《诗刊》1998年第7期
希内:《水獭》,《灿烂的星》(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希尼:《归功于诗》,《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纳丁·戈迪默:《写作与存在》,《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叶芝:《白鸟》、《希尼诗二十首》,《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叶芝:《天青石雕》/希尼《诗九首》,《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歌金库》(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詹·乔伊斯:《诗十三首》,《世界文学》1999年第1期
《当代爱尔兰诗选》,《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
《维罗纳:一个年轻女人说》,《世界文学》1999年第6期;《小说中的小说》(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麦凯格诗选》(十首),《世界文学》2001年第1期
《阿米亥诗十首》,《世界文学》2001年第4期
《沃尔科特诗十六首》,《世界文学》2002年第3期
《维罗纳:一个年轻女人说》、《斯塔兹》,《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美国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从不》,《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编年·英国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彼埃尔·德·龙沙:《当你年老了》,《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第2期
《二十世纪非洲英语诗选》,《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第7期
《西蒙·阿米蒂奇诗二首》,《世界文学》2002年第6期
《沃尔特·德拉梅尔诗选》,《世界文学》2003年第1期
《乔·夏布考特诗歌自选》,《世界文学》2002年第3期
哈·古里《小珂娣》、耶·阿米亥《小路得》,《世界文学》2003年第6期
《二十世纪澳大利亚诗选》,《诗刊》2004年1月号上半月刊
库切:《他和他的人》、《宴会致词》,《世界文学》2004年第3期
《印度英语诗三家》,《世界文学》2004年第3期
《拉金诗选》,《扬子江诗刊》2004年第2期
拿单·扎赫:《更大的勇气》,《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第3期
安妮·卡森:《第一道迦勒底神谕》,香港《诗网络》2004年第6期
《二十世纪新西兰诗选》,《诗刊》2004年7月下半月刊
丝妮德·莫里塞:《中国》,《灵感之道:中英作家列车在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妮琪·乔万尼诗选》,《扬子江诗刊》2005年第4期
《浑身着绿我的爱人奔驰》等,《我愿是急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筑巢地》、《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等,《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夏季开始了》,《2005年外国文学译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爱的无限》、《亲爱的,虽然夜已逝去》、《援救》、《情歌:它就这样开始》等,《世间最美的情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耶胡达·阿米亥诗歌》,《诗选刊》2007年第7期
《美国三诗人作品选》,《诗刊》2008年8月号上半月刊
《脚手架》,《中国大学生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红色没有名字》,《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把流氓钉上十字架》,《外国文学》2008年第六期
艾略特《<磐石>中的合唱词》,《诗歌月刊》(下半月刊)2008年第10期;《艾略特文集·诗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艾略特《老负鼠的群猫英雄谱》,《世界文学》2009年第1期;《艾略特文集·诗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库切《妈妈,妈妈,我得了个奖》,《20世纪外国散文精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叶芝《丽达与天鹅》,《诗歌读本》〔大学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切伯·黑廷格诗选》,《世界文学》2011年第4期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18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论》,《译诗》2012年第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叶芝诗新译》(及附记),《诗书画》2012年7月号(总第五期)
艾略特早年诗四首(《饕餮寓言》等),《艾略特文集·诗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希尼:《眼离》,《文艺报》2013年9月8日第3版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二十六首》,《世界文学》2013年第5期
徐志摩诗三首(汉译英),《英语学习》2013年第8期
威廉斯:《诗十首》,《外国文学》2014年第4期
耶胡达·阿米亥诗新译十七首,《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
耶胡达·阿米亥谈诗歌艺术(与柯彦玢合译),《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
斯坦利·摩斯回忆录:《萨堤罗斯日记》,《汉诗》2015年第1期
斯坦利·摩斯诗选,《汉诗》2015年第1期
耶胡达·阿米亥诗十首,《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
耶胡达·阿米亥诗新译十八首,《西部》2015年第11期
《阿摩卢百咏》选译,《世界文学》2016年第4期
斯坦利·摩斯诗选,《西部》2016年第10期
鲍勃·迪伦歌词选,《世界文学》2017年第2期
塔哈尔·本热隆诗选、阿卜德拉曼·本汉姆扎诗选,《光年》第1卷(2017年第1期)
叶芝生前未发表的早期诗作选,《世界文学》2017年第5期
叶芝生前未发表的少作,《光年》第2卷(2018年第1期)
日本经典俳句选,《世界文学》2018年第6期
当代摩洛哥法语诗九家,50千字,载《星河·立春·夏至》,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7月。
[讲演录]
《漫谈诗之体用》,《扬子江诗刊》2004年第5期
《诗学漫谈:兼驳几个流行的谬论》,《汉诗》2010年第2期
《英语自由诗的源起和发展》,刘迎秋(主编)《社科大讲堂》(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访谈录]
《亦文亦武论中西》(暨诗选五首),香港《诗网络》2005年2月第十九期
《好的翻译犹如射箭正中靶心》(程文访翻译家傅浩),《文艺报》2018年2月12日第7版
[通讯录]
《论<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片段的翻译》,《星星》下半月刊2008年3月号
《关于译诗的通信》,载《当代国际诗坛》第二辑(作家出版社,2008)
[词 条]
《外国名作家大词典》部分词条(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
《世界名诗鉴赏词典》(编委)部分词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百万个为什么·外国文学卷》部分词条(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莎士比亚辞典》部分词条(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诺贝尔文学奖词典》部分词条(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外国爱情诗鉴赏辞典》部分词条(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诺贝尔文学奖辞典》部分词条(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新编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词典》部分词条(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诗 作]
《雨中》,《诗双月刊》(香港)第二卷第三期(1990)
《傅浩作品》(七首),《笠诗刊》(台湾)1991年2月号
《黄昏》,《中华日报副刊》(台湾)1991年4月17日
《傅浩作品》(三首),《笠诗刊》(台湾)1991年8月号
《傅浩作品》(二首),《笠诗刊》(台湾)1991年10月号
《傅浩作品》(三首),《笠诗刊》(台湾)1992年2月号
《旅》,《笠诗刊》(台湾)1992年6月号
《惠特曼的中译者》(中英对照),《诗双月刊》(香港)第三卷第六期第四卷第一期合刊(1992)
《路遇》,《诗双月刊》(香港)第四卷第四、五期(1993)
3 Poems, Xero, Cambridge, 1993
《诗二首》(希伯来文,耶胡达·阿米亥译),以色列《最新消息报》(Yediot Aharonot)1994年1月7日
《病中日记·距离》,《诗刊》1996年第12期
《再会:赠一爱尔兰女孩》,《诗刊》2000年第10期
《傅浩诗二首》(苦行;小雪),《山西文学》2001年第10期
《距离》(组诗,五首),《诗刊》2003年1月号上半月刊
《彼岸》(外四首),《作品》2007年第1期
《傅浩的诗》(七首),《中西诗歌》2007年第1期
《彼岸》(外四首),《诗选刊》,2007年第4期
《秘密》、《在博物馆》,《2006中国新诗年鉴》(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遗子诗》、《入梦的女人》,《2007中国新诗年鉴》(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沙滩玻璃》,《诗歌:无限的可能——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傅浩近作》(二十四首),《诗潮》2018年第1期
《诗六首》,《诗探索·作品卷》2018年第1辑
《傅浩的诗》(四首),《作品》2018年第6期。其中《诗应像科学一样精确》入选《2018年中国诗歌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傅浩的诗》(七首),《汉诗》2018年第2季(总第42卷)
《傅浩的诗》(九首),《汉诗》2018年第4季(总第44卷)
《早春》、《观棋》、《潜水》(汉英双语),《诗歌,附体的精灵:2019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诗文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9)
《这些佛陀时代不曾有的噪声》,新华网“诗人留声机”栏目2019年12月9日
[杂 文]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布罗茨基》(署名伊村),《中国文化报》1988年1月27日第3版。
《诗坛隐者菲利浦·拉金》,《环球》1989年第7期。
《爱尔兰诗人希内的道路》,《环球》1990年第3期。
《逆水独航海湾外》,《文艺报》1993年1月16日第6版。
《随想诗话》,《中华读书报》1994年9月28日第3版。
《缘聚耶路撒冷》,《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3日第3版
《中国画的尴尬》,《中华读书报》1996年12月25日第3版
"The Hidden Secrets Rediscovered: A New English Translation of Yinfu Jing in the Making", IIAS Newsletter 13 (Summer, 1997)
"The Essence of T'ai Chi Ch'uan", Irish Fighter, Vol.5, No.1, Dublin, 1998
"Medit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Martial Arts", Irish Fighter, Vol.5, No.3, Dublin, 1998
《颠倒东西》,《杂文报》1999年12月21日第4版;《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5日第22版。
《子时》,《中华读书报》2000年1月5日第3版
《文化原始》,《黑龙江日报》2000年3月20日第7版
《千年忧思》,《黑龙江日报》2000年6月5日第7版
《西方无隐私》,《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7日第21版;《黑龙江日报》9月5日第11版
《单纯如火的心地》,《中华读书报》2000年7月26日第15版
《也说“思想家”》,《中华读书报》2000年8月9日第3版
《时间不动》,《散文》2000年第9期;《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5月16日第11版;《黑龙江日报》2001年9月24日第10版。
《太极拳的重复与放松》,《精武》2000年第10期
《美的功用》,《黑龙江日报》2000年10月24日第11版
《神女之城印象》,《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1日第17版;《英中未来》2001年4月第13期
《不知所措》,《黑龙江日报》2000年11月28日第11版
《诗话三则》,《诗刊》2001年第5期。
《纯属虚构》,《黑龙江日报》2001年1月4日第10版
《此论大可一哂》(原题《散文与随笔》),《山西文学》2001年第3期
《情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2月14日第10版
《象箸及其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2月21日第10版
《耶路撒冷之忆》,《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6期
《虚荣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3月14日第14版
《正邪之分》,《黑龙江日报》2001年3月8日第10版
《生活与生存》(原题《超越生存》),《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3月21日第10版
《译诗杂谈》,《世界文学》2001年第2期
《到此一游》,《黑龙江日报》2001年4月5日第10版
《懒的背面》(原题《说懒》),《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4月11日第10版
《命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4月18日第10版;《黑龙江日报》2001年7月19日第10版
《四月,美国人都要“吟诗”》(原题《美国正在举办全国诗歌节》),《环球时报》2001年4月20日第22版
《圣保罗大教堂的回响》,《黑龙江日报》2001年5月10日第10版;《中华读书报》2001年12月19日第23版
《伦敦掠影》,《黑龙江日报》2001年5月24日第10版;《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16日第23版。
《可怜中国文人心》,《大师经典之二: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0位文学大师》(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1)
《太极拳论疏解四题》,《精武》2001年第8期
《圣经不是一本书》,《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15日第8版
《现代诗不等于自由诗》,《山西文学》2001年第10期
《访叶芝女士》,《黑龙江日报》2001年10月22日第10版
《踏访耶稣的遗迹》,《中华读书报》2001年11月7日第22版
《见俗思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1月7日第10版;《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23日第8版
《变与不变》,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1月21日第10版
《我的第一本书:〈英国抒情诗〉》,《黑龙江日报》2001年11月20日第10版
《“可道”辨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太极拳练法:小说腰隙、身手、发劲和功力》,《中华武术》2002年第1期
《美国文学史的一种写法》,《中华读书报》2002年1月30日第24版
《西洋学剑记》,《山西文学》2002年第2期;《精武》2002年第3-4期
《诺贝尔奖是这样提名的吗》,《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0日第22版
《为“肉夹馍”正名》,《黑龙江日报》2002年3月25日第10版
《听化拿发与擎引松放》,《武林》2002年4月第22卷第4期
《简化字的悲哀》,《黑龙江日报》2002年4月29日第10版
《诗之真伪》,《诗刊》(下半月刊)2002年第6期
《太极拳习练次第和功夫境界》,《精武》2002年第7期
《孔子无友》,《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31日第3版
《天真的误译》,《黑龙江日报》2002年8月12日第10版
《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采撷》,《中华读书报》2003年1月22日第24版
《道德的底线》,《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5日第19版
《名家荐书》,《黑龙江日报》2004年2月6日第10版
《幸存的诗》,《中华读书报》2004年3月17日第20版
《被两种血液毒害》,《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5月28日第9版
《知识的不同命运》,《中华读书报》2008年4月2日第19版;《广州文艺家》2008年第3期
《假如摩西与孔子相遇》,《法制资讯》2008年第4期
《汉译乔伊斯诗歌》,《中华读书报》2008年7月16日第19版
《关于“玄”字的避讳》,《中华读书报》2008年11月19日第10版
《警世危言与信仰之光:艾略特的戏剧组诗<〈磐石〉中的合唱词>》,《诗歌月刊》(下半月刊)2008年第10期
《“火齐儿柿子”名称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1月20日第7版
《漫谈英语学习》,《英语学习》2008年第11期
《诗骚的源头活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12月23日第7版;《广州文艺家》2009第1期
《关于吴王金戈及其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1月6日第8版
《关于文学教学的随想》,《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1月20日第8版
《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2月5日第7版
《惠特曼的中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3日第12版
《文字的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7日第12版;《广州文艺家》2009第6期
《雅与不雅的考证》,《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4月21日第12版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5月21日第8版
《女子与小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9日第12版;《广州文艺家》2011第1期
《睡前失眠与睡后失眠》,《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28日第12版
《说“二百五”》,《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11日第12版
《君子何谓》,《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日第14版
《“贰过”别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5日第19版
《我看电影〈阿凡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9日第19版
《〈窃火传薪〉跋》,《文景》2010年4月总第64期
《文学翻译的难处》,《文艺报》2010年10月25日第12版
《诗人之殇》,《广州文艺家》2010年第3期。《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27日转载
《英国文学面面观:评<牛津英国文学百科全书>》,“求是论坛”(bbs.qstheory.cn)2010年1月29日
《我学诗的历程》,《文景》2011年第1、2月合刊总第72期
《诗歌翻译的贴与离》,《诗歌:无限的可能——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人作品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1)
《犹太人的幼学》,《广州文艺家》2010第4期
《一种翻译方法论:贴与离》,《文艺报》2011年12月12日第7版
《叶芝在中国及我在中国—爱尔兰文化交流中的个人经历》,《中爱关系:跨文化视角》,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城市与诗》,《文艺报》2012年1月6日第4版
《爱尔兰的传统与文学》,《云南日报》2012年7月6日第12版
《〈为芬尼根守灵〉印象点滴》,《文艺报》2012年12月10日第5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3日第8版
《甄嬛究竟念什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B4版
《希尼在中国》,《文艺报》2013年9月8日第3版
《疑义相与析——关于〈威廉斯诗选〉的编校问题》,《世界文学》2015年第4期
《杜诗的句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4日第8版
《在梵文的诗句上起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3月17日第8版
《脱不尽的浪漫性:当代文学审美趣味管窥》,《山花》2018年第1期
《丢失的书画》,《文艺报》2018年4月18日第7版
《威廉·巴特勒·叶芝:我们是最后的浪漫主义者》,《文艺报》2019年3月11日第6版
《“藕然”写莲》,《文艺报》2020年3月16日第7版
《<失群之鸟>译序》,《山花》2020年第4期
《北京大学的英文名为什么是Peking University?》,《21世纪英语教育》2021年1月1日第16版。
[其 他]
《叶芝笔下的个人情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丽达与天鹅》,1千字,《诗歌读本·大学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蓝菖蒲》,1千字,《新教育晨诵》(七年级上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9月。
《新世界的地图之一·群岛》,1千字,《新教育晨诵》(高中三年级上册),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8年9月。
《当你年老时》,1千字,《语文主题学习:诗与远方》(九年级上册1),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
[获奖情况]
1991年 台湾第四届梁实秋文学奖译诗奖。
1992年 台湾第五届梁实秋文学奖译诗奖。
1993年 英国学术院王宽诚奖学金。
1994年 台湾第七届梁实秋文学奖译诗奖。
1997年 台湾中流文教基金会补助金;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术交流奖学金;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奖学金。
1997-98 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研究员奖学金。
199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译著二等奖)。
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译著三等奖);北京市太极拳比赛奖。
2005-06 美国富布莱特奖学金。
2006年 英国文化协会主办“地铁上的诗歌”英语诗歌竞赛最佳诗作奖;参与编写的《欧洲文学史》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外国文学一等奖)。
200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译著二等奖)。
2017年 袁可嘉诗歌奖翻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