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观

作者: 来源:
——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费尔巴哈论》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是否坚持实践观,是能否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主要的实践形式
 
  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只是在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看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只看到客观对象、周围的自然作用于人,而忽视了人也作用于客观对象,作用于自然界。用感性的直观代替了社会物质实践。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所增加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与其说是深刻的,不如说是机智的。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以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1]特别举例说明了茜素的复制的科学实践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实践观批判了不可知论,也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把人的实践最后归结为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把一切运动都解释为力学的机械运动思想。
 
  二、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实践是真理的根本源泉。
 
  旧唯物主义不能从社会实践的观点上去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也就不能把作为认识的的来源和基础的实践当做检验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区别就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问世界,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不能将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的。而自从历史也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唯物主义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那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根据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实践观引进了认识论,使认识论实现了革命性变革,认识依赖于实践,从而批判了唯心论的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三、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缺乏理论得以联系的实际,认识和理论就难以实现发展并取得与社会实践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成果。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就是因为脱离实际而不能认识新的实践而导致理论上不能摆脱旧唯物主义而停止不前的。他指出,“费尔巴哈在世时,自然科学也还处在剧烈的酝酿过程中…..虽然三个决定性的发现——细胞、能量转化和以达尔文命名的进化论的发现,费尔巴哈在世时全看到了,但是,这位在乡间过着孤寂生活的哲学家怎么能够对科学充分关注,给这些发现以足够的评价呢?”[2]同时又指出,缺乏社会实践,也是费尔巴哈不能再社会领域有所突破的原因之一。恩格斯说,“在社会领域内,正是费尔巴哈本人没有“前进”,没有超过自己在1840年或1844年的观点,这仍旧主要是由于他的孤寂的生活,这种生活 迫使这位比其他任何哲学家都更爱好社交的哲学家从他的孤寂的头脑中,而不是从同他才智相当的人们的友好或敌对的接触中产生出自己的思想”。[3]
 
  四、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社会实践是排除形而上学认识的重要途径。恩格斯分析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两个阶段:搜集材料阶段和整理材料阶段。从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主要是搜集材料,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使对自然界的认识获得巨大进展,但也抛开了事物广泛的总的联系,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19世纪,自然科学把已经搜集的材料和已经取得的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自然科学形成“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是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联系——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大的整体——的科学”[4]。三大发现使对关于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大踏步地前进了,不仅能够说明其各个领域内部的过程之间的联系,总的来说,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从而在哲学领域就响起了形而上学认识论的丧钟。
 
  五、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观,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今天仍然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是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实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的必然联系,任何思想和决策都要从实践中来,接受实践检验,按照实践的结果和提示去总结、完善,按照实践的结果和提示去调整和矫正,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作者:董晓阳


[1] <费尔巴哈论》载《马列著作选编-修订版》第156页
[2] 《费尔巴哈论》载《马列著作选编-修订版》第159页
[3] 《费尔巴哈论》载《马列著作选编-修订版》第159页
[4] 《费尔巴哈论》载《马列著作选编-修订版》第169页
网站导航 | 意见反馈 | 投稿指南 | 联系我们 | 招聘英才 | 出差审批表 | 法律声明 | 图书购置使用及保管审批单 | 保密知识宣传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联系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数字信息室 邮编:100732